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一直以来都是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大部分人都会谈“艾”色变。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抗艾滋病药的相继上市,在持续规范用药的前提下,艾滋病逐步已经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但艾滋病的治疗不是治愈性的,并且会因为药物毒性和耐药性的出现给延续性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艾滋病的新药研发、临床试验还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国,由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迪药业)开发的ACC007是一款具有潜力的第三代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新药(NNRTIs),该药早在2017年已经获批临床,已完成Ⅰ期健康者试验和Ⅱa期HIV感染者试验,目前进入Ⅲ期试验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结束观察并进行上市申报。
眼下,艾迪药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得上交所受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这家公司。
一、公司业务
艾迪药业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致力于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制药公司。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乌司他丁、尤瑞克林、尿激酶等人源蛋白产品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片、番泻叶颗粒、头孢拉定胶囊等制剂品种的生产销售,此外,公司还经销国外知名品牌HIV诊断设备与试剂业务。
根据招股说明书介绍,公司目前的主要在研品种有12个,核心包括6个1类新药、1个2类新药。除此之外,公司还拥有注射用乌司他丁、伊曲康唑口服溶液、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3个仿制药在研品种,以及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碳酸氢钠片2个申报一致性评价的在研品种。
其中,公司在研的1类新药ACC007是全新一代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可以通过非竞争性结合并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的转录和复制。由于它与中枢神经系统受体等没有明显结合,因此能够显著减少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
临床前研究表明,ACC007不易产生耐药性,对野生型HIV病毒、常见耐药性突变病毒(K103N、Y181C)均具有较高的体外活性。同时,研究并未发现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
目前,ACC007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630例病人已经全部完成入组,进展迅速。与目前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普遍应用的依非韦伦相比,其在安全性、耐受性和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上市后有望填补艾滋病治疗领域国产创新药物的空白、有效提高临床先进用药的可及性。
公司在研的另一款1类新药ACC008为固定剂量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每片含有ACC007、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三种主要成分。
其具有剂型设计创新(患者每天仅需服用1片)、治疗方案先进、制造工艺突出等特点,与单药相比,其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服药负担,增加依从性,减少耐药发生。
公司已经获得ACC008临床试验批件,将直接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与CDE(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沟通相关具体方案,力争2021年完成相关试验工作。
根据全球艾滋病最新情况报告,2018年全球艾滋病感染者3790万人中,大约有61.5%的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也意味着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公司在研的两款抗艾滋病新药,有望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二、股权架构
截止目前,傅和亮通过广州维美拥有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26.25%;Jindi Wu为傅和亮之妻,通过香港维美以及AEGEL TECH合计拥有公司的表决权比例为26.08%。综上,傅和亮、Jindi Wu夫妇合计拥有公司表决权比例为52.33%。
另外,公司股东傅和祥为傅和亮之弟,直接持有公司3.66%的股份,巫东?为Jindi Wu之弟,直接持有公司0.75%的股权。傅和亮与Jindi Wu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傅和祥、巫东?与傅和亮签署《一致行动协议》,通过上述一致行动协议,傅和亮、Jindi Wu夫妇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拥有公司表决权的比例为56.74%。
也就是说,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广州维美,实际控制人为傅和亮、Jindi Wu夫妇,而傅和祥、巫东?为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
三、财务分析
1、盈利能力较弱
公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8亿元、1.36亿元、2.77亿元和1.63亿元,而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38亿元、0.09亿元和0.16亿元。
公司2017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7.15%,净利润同比下滑366.82%,业绩比较惨淡,可喜的是,之后公司业绩明显回升。
公司各报告期内的净利率分别为5.52%、-27.88%、3.11%和9.83%,处于较低水平且波动较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也并不稳定。
公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7.23%、30.07%、39.94%和40.25%,与同行业公司千红制药(4.760, -0.04, -0.83%)和健友股份(39.300, -0.48, -1.21%)相比,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2、依赖于第一大客户
公司各报告期内来自第一大客户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普生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79%、50.64%、69.11%和60.46%,占比均超过50%。
天普生化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傅和亮于1993年创立的公司,其于2004年出让控股权给上海实业,2010年将剩余股权转让给欧洲大型制药企业奈科明公司(奈科明公司持有51.34%的股权);
2012年日本大型医药公司武田制药收购奈科明公司,导致天普生化的控制权为武田制药所控制;2018年上海医药(18.810, 0.01, 0.05%)收购武田制药所持天普生化的股权。因而,天普生化目前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医药。
天普生化的主要产品为注射用乌司他丁,公司对天普生化的销售占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注射用乌司他丁系天普生化的独家品种,公司亦是目前唯一能够向天普生化规模化提供乌司他丁粗品的供应商,双方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公司未来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的逐步研发上市,公司对天普生化的销售金额占比将逐步降低,但是如果天普生化经营状况发生波动或与公司的产业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又不能及时化解相关风险,那么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冲击。
3、研发投入较高
公司作为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技术研发对公司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各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31亿元、0.42亿元、0.62亿元和0.2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15%、30.93%、22.35%和14.58%。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公司的研发投入较高。
主要系公司一方面以原创新药为其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较多,而另一方面,目前核心药品的研发项目尚未上市销售,公司的收入规模也较低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研发投入进行了部分资本化。公司各报告期内资本化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12亿元、0.08亿元、0.28亿元和0.15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1%、5.81%、9.97%和8.97%。
如果公司把资本化的研发投入全部予以费用化,那么,公司的利润将会下一个大台阶。
4、营运效率有所回升
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36次、2.37次和2.81次,2017年显著下滑,而2018年以来有所反弹。
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13次、1.87次和2.38次,2017年也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同样,2018年以来也触底回升。
整体上来看,公司的营运效率在2017年触底后,开始有所回升。
5、偿债能力较强
公司各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2.27%、22.02%、26.27%和28.73%,虽然近年来有所提升,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总体上不高,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强。
公司各报告期末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29、2.29、1.77和1.70,速动比率分别为1.05、1.77、1.39和1.38,虽然两者近年来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并不大。
结束语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新药研发、购买研发技术中心大楼、原料药生产研发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
公司通过募资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可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人源蛋白领域的业务规模,同时,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推动化学小分子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展,将有利于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和未来的业务发展。